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沒去過世博,也要來花博,沒法去花博,也要看我的部落格 VOL 2 - 林安泰古厝

位於新生公園北邊出口對面的林安泰古厝,原址坐落於台北市四維路上,於民國67年遷建於台北市中山區濱江街現址,建築施工考究,除了表現二百多年前台灣富裕家庭的住宅格局外,也非常具有歷史價值。

林安泰古厝─台北市現有保存最完整的閩式建築。



關於林安泰古厝

林安泰古厝為一座中國傳統式的四合院閩式建築,建於清乾隆48年(西元1783年),迄今已超過二百年歷史,古厝採民間地理風水之設計,建造出閩南單層二 進四合院,其石材、木材多半取自原建材,在林安泰古厝前埕有月眉池,池底舖設壓船艙專用的紅普石,有防滑及防苔的功用,而古厝正屋設計有前低後高的藍尾式 尾脊,冬暖夏涼且日曬通風,有著象徵步步高陞的用意,整座古厝格局嚴謹、主從分明,在全宅的重心正廳內,有著雕刻精美的神龕,而門廳窗櫺亦鏤刻圖形於上, 如此極為考究的建物選材與手工,讓林安泰古厝於清朝充分展現出台灣富商家庭的排場。



歷史

1754年,本籍中國福建安溪林欽明移民至台,其子林志能因為於台北艋舺創建榮泰行從事船運與貨物貿易而致富。1822年,林志能於今台北市東區中心興建四合院住居,並以故鄉安溪縣的「安」與榮泰行的「泰」為大厝名,定名為「安泰厝」。

 

拆遷

林安泰古厝原本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141號。1970年代台北市政府為了拓寬東區敦化南路,計劃拆除林家古厝。各界人士有感於古厝之美以及其他種種價值,經過多方人士奔走搶救才得以保存。然而當時古厝並未列入古蹟無法獲得保護,所幸在專家學者的努力之下,終於在1978年一項古建築遷建計畫出爐了,再加上林家後代林思訓獨排眾議將古厝磚瓦無條件捐獻,古厝存廢的爭議遂塵埃落定。
1978年6月26日拆遷工程正式展開,台北市政府公務單位先進行丈量、記錄、編號與藍圖繪製,然後由附屬物先進行拆裝,再拆隔間,最後由屋頂向下拆,磚瓦木石被一塊塊地拆卸下來,五個月之後,整個拆卸工程完成,百年古厝現在變成了一堆堆等待重新組裝的建材。
不過,事情到此只做了一半。按照原先的計畫,政府是要另行覓地來復建林安泰古厝,但當房子拆了之後才發現,因為土地取得困難一時之間無處安置,只能暫時安放在安和路旁的臨時倉庫中;但一年後安和路開始拓建,這些建材只有再次搬遷到和平西路的高架橋下,而且因為橋底漏水,一些樑柱就這樣遭到雨水侵蝕腐壞。
經過漫長的選址及行政作業流程,1984年8月,台北市政府終於敲定在中山高速公路旁的新生公園內進行古厝重建工作。不過搬遷計畫負責人李重耀指出,由於搬遷了三次,所有原先編了號的東西、材料、包裝的物品都混亂了,必須一塊一塊地去翻找拼湊,十分費時費工。
只是,重建工作仍在幾個原則下努力進行:一﹑維持原來的平面,完全不改變它的用途;二﹑保持原有的牆壁、隔板等;三﹑維持原有的顏色與圖案,至於已 破壞的部分則以相同或類似者更換之;四﹑不得任意裝設原來沒有的建材,如塑膠、金屬、合板等。經過了四百個工作天,花費4536萬元的經費後,1985年11月終於竣工完成。並於1987年6月正式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

建築特色

經過重建後,林安泰古厝面積遠比原建築少,但內部仍有672平方公尺,基地則達16360平方公尺。屋內的家具是仿古家具,牆內有鋼筋混凝土補強,木材上塗有防蟻劑防止白蟻蛀蝕。而古厝的石材木材多來自中國福建,如防滑且防苔的紅普石,另建築樣式藍尾尾脊,正廳神龕雕刻,門廳窗櫺橪等,都呈現特色。

#1 林安泰古厝入口大門。


#2 「林安泰古厝」的屋脊結構,採一條龍的單脊做法,屋脊燕尾曲線呈現自然柔和風貌,前有池水倒影、景色幽靜,更顯得風雅。


#3 古厝前有一口大魚池,又稱「月眉池」,為中國風水聚寶收納的最佳形制,具有養魚、防禦、防火、供水、降溫等功能。
「月眉池」即所謂的「風水池」或「案前池」,在風水學上是反映「氣界水則止」的觀念,使得龍脈的生氣凝聚於宅屋。


#4


#5 公媽廳


#6 神龕的雕刻是古厝最精華的部分,格扇上共有三百朵不同形狀的花朵,呼應著「九牧傳芳」的靈巧。


#7 正廳神龕雕刻,門廳窗櫺橪


#8 正廳的對聯巧妙運用「安」和「泰」開頭造句,這是林家後代子孫祭祀祖先的場所,現今每年五月都會在此舉辦傳統祭祖大典。


#9 正廳神龕雕刻,門廳窗櫺橪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花茶殿


#25


#26


#27


#28


#29


#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此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