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2012 手工月曆 首波預購 (義大利、法國篇)

不知大家有沒有覺得今年過得特別快 ? 不知不覺今年已經過了快2/3了,最近在整理一些老照片,又回想起了一些美好的回憶,尤其是在第一次造訪歐洲時,所看到的雕刻藝術建築、美術、文化以及音樂...等,這都是在歐洲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的東西,當時心中所獲得的感動真是不可言喻。

2012 年手工月曆。





第一次去的時候是在2007年底至2008年初,還記得跨年夜那晚是在義大利威尼斯度過的,現在去看這些照片有些遺憾,當然也有許多感動的部分,至於為什麼會有遺憾 ? 是因為當時候尚未買單眼相機,一堆歐洲的大景全部都拍不下,尤其是到文藝復興運動的誕生地 - 佛羅倫斯,更是捉襟見肘,退到底了還是拍不下,所以回來後就開始研究與想一想是否該買單眼相機,結果就在08年夏天購入了人生第一台入門單眼,也陪我度過很多美麗的照片的好時光,不過用不到一年就賣掉換一台更高階的了。


不過以上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今天要分享的2012月曆,這些全部是當時2007年底至2008年所拍,僅用一台隨身型的小DC -
Panasonic Lumix LX2 拍攝,選出了一些歐洲代表性的建築物,用來當做過去第一次造訪歐洲的回憶,同時也是2012年手工月曆
的首波預購。

這裡所選的12張照片,主要是以義大利與法國為主,每張也都附有一些簡易說明(全部取材自wikipedia)如果有歐洲的歷史文化背景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選說明裡面的連結去看看詳盡的介紹。也謝謝各位指教。


January, 2012  (民國101年 一月號)

威尼斯Venezia)是義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的首府。威尼斯與帕多瓦組成大帕多瓦-威尼斯地區。別名「亞得里亞海的女王」、「水之都」、「面具之城」、「橋之城」、「漂浮之都」、「運河之城」、及「光之城」,Luigi Barzini曾在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最美麗的人造都市」,時代線上也稱讚威尼斯是歐洲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威尼斯市區涵蓋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個島嶼和鄰近一個半島。這個鹹水潟湖分佈在波河皮亞韋河之間的海岸線。
威尼斯曾經是威尼斯共和國的中心,十字軍進行十字軍東征時也曾在這裡集結,而且也是13世紀至17世紀末一個非常重要的商業(尤其是香料貿易糧食毛皮貿易)與藝術重鎮。後來因為土耳其人對地中海東邊的控制促使歐洲國家尋找其他航線的慾望,威尼斯因此失去了大部分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2012.001.JAN.jpg


February, 2012  (民國101年 二月號)

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岸的一個大廣場,面積約8.4萬平方米
1755年,廣場由Ange-Jacques Gabriel設計,是一個由護城河環繞的八角形,介於西面的香榭麗舍大街和東面的杜伊勒裡宮之間。廣場上充滿了雕塑和噴泉,1763年以當時的國王命名為路易十五廣場(Place Louis XV)。1748年,廣場上豎立起國王的騎馬雕像。

廣場的中心擺放著巨大的埃及方尖碑,上頭裝飾著象形文字讚揚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的統治。他是十九世紀埃及政府送給法國的兩個方尖碑之一。另一個仍留在埃及因為以當時的技術來說這太困難且太重以致於不能運到法國。1990年代,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把第二個方尖碑歸還給埃及政府。
方尖碑曾經豎立在盧克索神廟的入口處。1829年,鄂圖曼帝國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把3300年的盧克索方尖碑送給法國。方尖碑在1833年12月21日抵達巴黎,三年之後,1836年10月25日,法王路易菲利浦將它豎立在協和廣場的中央,廣場在法國革命時期曾經豎立斷頭台。
方尖碑為一紅色花崗岩柱,高23米(包含基座),重達250公噸。以當時的技術來說,運送它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基座描繪的圖,解釋著用來運送的機械裝置。方尖碑兩個側面有噴水池,建於方尖碑豎起於廣場的同時。
因為原始的尖頂遺失了(據信是西元前六世紀被偷的),1998年法國政府在方尖碑的頂端加上了金色的金字塔尖頂。

2012.001.JAN.jpg



March, 2012    (民國101年 三月號)

威尼斯嘉年華會Carnevale Di Venezia)是義大利威尼斯最重要的慶典之一,每年都在大齋首日(Ash Wednesday)前2個禮拜開始,並在懺悔節(Shrove Tuesday)結束。

威尼斯嘉年華會期間人們所穿戴的傳統面具。

2012.001.JAN.jpg



April, 2012  (民國101年 四月號)

巴黎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位於法國巴黎戴高樂廣場中央,是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又重新復工,到1836年終於全部竣工。


巴黎12條大街都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放射,氣勢磅礴,為歐洲大城市的設計典範。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 門高36.6米,寬14.6米。在凱旋門兩面門墩的牆面上,有4組以戰爭為題材的大型浮雕:"出征"、"勝利"、"和平"和"抵抗";其中有些人物雕塑還 高達五六米。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遠征的386名將軍和96場勝戰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1815年間 的法國戰事史。凱旋門的拱門上可以乘電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73級,上去後第一站有一個小型的歷史博物館,裡面陳列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 破崙生平事蹟的圖片和法國的各種勛章、獎章。另外,還有兩間配有法語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凱旋門的 頂部平台,從這裡可以鳥瞰巴黎名勝。
凱旋門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烈士墓,墓是平的,地上嵌著紅色的墓誌:"這裡安息的是為國犧牲的法國軍人。"據說,墓中長眠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墓前有一長明燈,每天晚上,這裡都會點起不滅的火焰。每逢節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長的法國國旗從拱門頂端直垂下來,在無名烈士墓上空招展飄揚。

2012.001.JAN.jpg



May, 2012  (民國101年 五月號)

比薩斜塔Torre di Pisa)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蹟廣場的三大建築之一。
鐘樓始建於1173年,設計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開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鬆軟而傾斜,1372年完工,塔身傾斜向東南。
比薩斜塔是比薩城的標誌,1987年它和相鄰的大教堂、洗禮堂、墓園一起因其對11世紀至14世紀義大利建築藝術的巨大影響,而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

比薩斜塔毫無疑問是建築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築。在發生嚴重的傾斜之前,它大膽的圓形建築設計已經向世人展現了它的獨創性。雖然在更早年代的義大利鐘樓中,採用圓形地基的設計並不少見,類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納托斯卡納翁布里亞找到,但是,比薩鐘樓被認為是獨立於這些原型,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鑑前人建築經驗的基礎上,獨立設計並對圓形建築加以了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比薩風格。

2012.001.JAN.jpg



June, 2012  (民國101年 六月號)


聖心堂法語:Basilique du Sacré-Cœur),標準譯名為聖心聖殿,是法國巴黎天主教宗座聖殿,供奉著耶穌的聖心,位於巴黎北部的高地蒙馬特上,為巴黎著名的地標之一,於1914年建造完成。

聖心堂是由Château-Landon所開採的石灰華岩所建成的,這種岩石會不斷的滲出方解石,可以確保聖心堂既使在風化與污染的影響下,依然可以保持著白色的外觀。
聖心堂的圓頂有巨大的馬賽克,被稱為基督聖像(Christ in Majesty),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馬賽克之一。聖心堂外圍包括了一個供人們冥想,擁有噴水池的花園。聖母堂的圓頂式開放給遊客參觀的,可以從這裡看到巴黎市(大部分是位在聖心堂的南方)的全景。

2012.001.JAN.jpg



July, 2012  (民國101年 七月號)

羅馬Roma)為義大利首都,也為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是天主教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是天主教教宗教廷的駐地。由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少數沒被戰火波及的城市之一,羅馬市中心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中心點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羅馬競技場Colosseo)由維斯帕先皇帝下令興建,於80年建成大圓形的競技場。當時稱能容納5萬人在這裡觀賞猛獸與鬥獸士或者鬥獸士之間悽慘悲壯的角鬥,中場休息時間則安排處死人犯,而這樣殘忍的大眾娛樂活動到523年才被完全禁止,最後共約有七十萬人死於競技場。442年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競技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加上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竟然拆除了競技場的部分石料,所以形成現在殘缺的模樣。
2012.001.JAN.jpg



August, 2012  (民國101年 八月號)

巴黎聖母院(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1250年間,屬哥德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聖母院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歷史古蹟、觀光名勝與宗教場所,位於市中心、塞納河中小島西堤島的東側南岸,開口面對西方。而在聖母院門口外的聖母院廣場中,有個原點(Point Zéro)紀念物,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里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使得聖母院被視為法國文化中心點的象徵意義,又更加強烈了一點。
聖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正是指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

2012.001.JAN.jpg



September, 2012  (民國101年 九月號)

威尼斯是由上百個分佈在"瀉湖"上的島嶼所連結而成的水上都市。
在威尼斯本島上共有150條運河穿梭在整個島嶼之中,上面的橋樑更高達數百座之多。整座島上,是完全沒有任何的車輛,全部仰賴人類的雙腳或是水上船隻。
當初來威尼斯建城的先民,是為了躲避一些蠻族的迫害,才會千里迢迢的移居到四周都是海水圍繞的島上居住;而現在一些比較具危險性的工業,也被要求遷移到威尼斯島來;像是燒結溫度相當高的水晶工業,也是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蓬勃發展。

貢多拉」是威尼斯最具代表性和道統的水上代步小船。但現今威尼斯人通常會使用較為經濟的水上巴士(vaporetti)穿行市內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島。

2012.001.JAN.jpg



October, 2012  (民國101年 十月號)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邊,原是法國的王宮,現在是羅浮宮博物館,擁有的藝術收藏達3.5萬件,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

羅浮宮的收藏範圍不斷擴大,加入了東方(遠東)、亞述、古埃及等時代的藏品。隨著藏品數量的增多,展覽空間越來越小。1981年,法國政府決定將羅浮宮建築群的全部建築劃撥博物館,並對羅浮宮實施了大規模的整修。由美籍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位於羅浮宮中央廣場「拿破崙庭院」上的透明金字塔建築。整修後的羅浮宮於1989年重新開放。其展覽區域劃分為:
  • 黎塞留庭院(Richelieu Wing):遠東、近東、伊斯蘭文物;雕塑;14世紀至17世紀的法國油畫;德國、尼德蘭和佛蘭德斯油畫;其他繪畫和形象藝術
  • 蘇利庭院(Sully Wing):古埃及文物;近東文物;古希臘、伊特魯里亞、古羅馬文物及雕塑
  • 德農庭院(Denon Wing):古希臘、伊特魯里亞、古羅馬雕塑;17世紀至19世紀的法國油畫;義大利及西班牙油畫

2012.001.JAN.jpg



November, 2012  (民國101年 十一月號)

米蘭Milano)是歐洲國家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也是米蘭省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倫巴第平原上。它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歷史相當悠久,以觀光時尚建築景觀聞名於世。

義大利最大和最重要的哥德式建築是米蘭主教座堂,是世界第四大座堂,僅次於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殿塞維亞塞維亞主教座堂象牙海岸的一座新座堂。米蘭主教座堂建於1386年至1577年之間,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大理石雕像,因為尖頂部份可以見到金色聖母雕像,所以獲得小麥當娜的綽號,後來成為米蘭的城市象徵之一。

2012.001.JAN.jpg



December, 2012  (民國101年 十二月號)

艾菲爾鐵塔La Tour Eiffel)是一座於1889年4月25日建成位於法國巴黎戰神廣場上的鏤空結構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艾菲爾鐵塔得名於設計它的橋樑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鐵塔設計新穎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因而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景點和突出標誌。

艾菲爾鐵塔從1887年1月26日起建,分為三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台,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共用去鋼鐵7000,12000個金屬部件,250萬隻鉚釘,極為壯觀。
1889年5月15日,為給世界博覽會開幕式剪綵,鐵塔的設計師居斯塔夫·艾菲爾親手將法國國旗升上鐵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們為了紀念他對法國和巴黎的這一貢獻,特別還在塔下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銅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為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法國巴黎市政府特意在艾菲爾鐵塔上介紹了其為申奧所做出的準備情況,而艾菲爾鐵塔更成為了該國申奧的「天然廣告」。
這個為了世界博覽會而落成的金屬建築,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45年,直到紐約克萊斯勒大樓的出現。
艾菲爾鐵塔由250萬個鉚釘連接固定,而且據說它對地面的壓強只有一個人坐在椅子上那麼大。於塔的四個面上,總共銘刻了72個科學家的名字,都是為了保護鐵塔不被摧毀而從事研究的人們。
戰神廣場的另一端有和平門和和平碑,上面用不同的文字寫著「和平」,表達了人們美好的願望。

2012.001.JAN.jp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