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巖居高臨下,可俯瞰整個台北盆地,黃昏之夕陽餘暉動人,夜景亦非常有名,每每華燈初上,月下成雙成對,分外浪漫。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位於台灣台北市內湖區碧山之尖峰,也稱「尖頂開漳聖王廟」。廟內奉祀開閩民族英雄陳元光及其部屬李伯瑤、馬仁兩位將軍。陳元光唐末開拓福建漳州地方,被視為漳州人守護神,並尊稱「開漳聖王」。碧山巖是台灣最大的開漳聖王聖王廟之一,香火鼎盛。廟的旁邊有石階步道直通忠勇山山頂,山頂是一個小公園,平日均有許多居民在此運動遊憩。
歷史:
康熙末年,漳州府人氏黃某攜眷配帶開漳聖王香火渡海來台墾荒。行於碧山之尖頂,忽聞嗡嗡之聲,不絕於耳,停步視之,其聲傳自身前一塊石下小洞,認為此處適合於安座開漳聖王,為難得一見之吉地,遂將隨身佩帶香火懸掛於石洞中膜拜後離去。
值至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碧山尖頂山下(今內湖區)一帶,土匪猖獗,結黨成群,聚眾劫舍,擄人勒索,蠻橫無比。某日黃昏,匪徒又在山下聚集,計議行劫,忽見尖頂山頭金光萬道,鋒芒四射,戰鼓齊鳴,宛如萬馬奔騰。匪眾聞見喪膽,斯時懸掛聖王香火之石塊巨響一聲分裂為三(傳說石塊乃開漳聖王化身,而兩邊石塊即為李、馬兩將軍化身,目前奉祀於廟內後方祖廟內)仍立在原地不動外,週圍散石一直滾落山下匪徒聚集處;匪眾紛紛棄械,鼠竄而逃,此後遂無土匪為非作歹。事後附近居民聞訊,紛至石室膜拜奉祀,自此香火日盛。
嘉慶六年(1801年)因鑒及香客日增,石室祖廟無法容納大批香客膜拜,於原址小廟前另建本殿,並雕造鎮殿聖王及李、馬將軍金身。咸豐十一年(1861年)第一次修建,後歷經兩次重修;大正三年(1913年)第四次重修;民國六十年(1971年)第五次重修成目前建築物。
Reference from:
wikipedia (維基百科)
[北市內湖] .白石湖吊橋.碧山巖
#1 「白石湖吊橋」為於台北市內湖的「碧山巖」旁,橫跨於大崙頭山系以及忠勇山系之間,遠眺宛如一隻盤旋於天上的「紅色巨龍」。
#2 吊橋全長160公尺,橋身以鋼纜結網及地錨固定設計,不用一般吊橋妨礙視覺的高聳橋塔,由於橋身斷面的不段變化,從遠處眺望行走其間的行人,感覺彷彿被包覆在蜿蜒飛翔中的龍骨之間。
#3 「古椎埤」,一位綽號古椎伯的民眾所開闢的埤塘,因而得名。
#4 後湖溼地。
#5 後湖溼地。
#6 後湖溼地。
#7 後湖溼地。
#8 後湖溼地 - 心型的生態池。
#9 夫妻樹。
#10 夫妻樹。
#11 夫妻樹。
#12 親子之情。
#13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
#14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
#15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 金亭。
#16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
#17 廟前廣場有許多小石獅子造景。
#18 廟前廣場的小石獅子造景。
#19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的金爐與門前石獅子。
#20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的門前石獅子。
#21
#22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內。
#23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內。
#24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內。
#25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內。
#26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內。
#27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內。
#28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的側門前小石獅子。
#29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
#30 一點點的耶穌光。
#31 廟前的廣場是欣賞夜景絕佳的地方。
#32
#33
#34
#35 天空出現霞光與漂亮的雲彩。
#36 傍晚的霞光算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37 雖有一個驚喜的霞光 但是台北盆地上空卻是霧茫茫的一片。
#38 迷霧之城 - 台北。
#39 台北市夜景盡收眼底。
#40
謝謝觀賞。
讚啦!
回覆刪除我們常忽略身邊的美景,台灣俗語「近廟欺神」講的真貼切。
感謝柯哥指教...我想大概是我們常看吧,不足為奇。就好像我們去國外拍一堆教堂,老外也覺得很奇怪有啥好拍的,應該都是相同的道理^^。
刪除